在猴子之前有大国主,在猴子之后有三菱財閥創業者岩崎弥太
前者主要是安彦良和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大国主》,气势宏大的笔调再现出邪马台时代的民风物象,无论是画技还是剧情都堪称是日本漫画典范中的典范。小时候我在《画王》看见的开头
后者主要是大河剧《龙马传》的男二,故事旁白人。。。
PS《大国主》这部漫画是安彦良合根据日本神话历史小说《古事记》改编过来了,对于没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看起来会比较辛苦,但是情节真是好的没话说......安彦良合的画法略带国画水墨画风格,非常成熟......
公元二世纪后半叶,漂流到于投马海边的一艘破船上,里面只剩下一个年幼的男童生还。这名男童获救后取名为弃儿。由于他生性倔强以及其凶悍的性格而惹恼了村人,最后被村民们扭送到到裴伊川上游的铁山去,在那里弃儿渐渐长大,额头被刻上刺青,成为一名的奴隶。终日高强度的劳作并没有把弃儿压垮,反而让他成长得更加强壮。
但弃儿又怎会甘心做一个卑贱的奴隶呢?于投马族的须势理公主出现,使他的命运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须势理公主是于投马王国布都族的第一皇位继承人,她的性情刚烈中又带点少女的小任性。由于弃儿驯服了她的不听话的马,使公主对其刮目相看,将他提拔为自己的马夫,再后来,弃儿获得于投马首领须佐之男的承认,成为了须势理的丈夫,以女婿的身份从奴隶一跃成为须佐之男的继承人。
成为大国主后的弃儿凭借着勇敢和仁厚的心,得到天才少彦名的欣赏以及谜一样的精灵少女伊势波的爱慕,在他们的帮助下,弃儿打败了强大的入侵者火矛,得到不少百姓的支持。但是因为他卑贱的出身仍然是皇族中几位王子的眼中之刺。他们不断嘲笑他,鄙视他,心高气傲的弃儿发誓要做出成绩,好让这群养尊处优的王子无话可说。
与此同时,于投马国与筑紫国大战历经三年,须佐之男被敌国女王施以美人计滞留在筑紫里。弃儿为救重病的须佐之男不幸被俘,被敌人禁锢在山洞里。
转眼春去秋来,世事变迁。在十多年后,筑紫国的女王日灵女将禁锢的弃儿放出来,并把自己与须佐之男共同生下的小女儿多纪理公主许配于他,将之留为己用。弃儿回想起自己的前半生,慨叹即使再怎么苦苦挣扎仍然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然而残酷的事情还在后头,当他重返久违的战场,竟然是以对立者的身份面对昔日的国民与妻儿!
〈大国主〉完结后作者又续写一部〈神武〉。主角是弃儿与多纪理公主的儿子——武角身,内容大意讲述角身协助邪马台国(原筑紫国)的伊渡礼彦王子——即后来的神武帝东征的故事。老实说在这作品里伊渡礼彦王子挺出彩的,抢了不少男主角的风头啊。。。(说实话,王子家破人亡的悲剧,还有真年公主盲婚哑嫁的悲剧,源于角身不知所谓的一厢情愿,其实角身真的很对不住这两位,他要负很大的责任啊。)个人认为大国主比神武的故事性来得更好。..
安彦良和先生的这两部作品「大国主」以及「神武」,恰好就跨越了这个从神话到历史的时代。安彦的企图心不小,其中之一是将神武之前的神话传说「还原」,将神族变回人族,将「天庭」高天原变回人间的部落。但如果仅止于把「故纸堆」里的神话故事重新演绎,那也不算什么,这两部作品更重要的意义是:对由古事记以及日本书纪,甚至于其所衍生出来的「皇国史观」、「神国思想」提出质疑。
在「大国主」第一册的后记中,安彦良和先生对由日本古代史衍生出来的这种史观提出了激烈的纠弹:在不过半世纪之前,日本发动了一场很大的战争,几百万日本人因此丧命,而多于此十数倍的外国人也惨遭杀害。这种野蛮行为源自古代史上的选民思想。我越想越觉得日本的古代史真是世界上别无他例的一部罪恶深重的历史。
而这段历史不清不楚之处,更令他感到惊讶:以往我总是不太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和报导,只是觉得日本人似乎在考古学方面有不少杰出人才,一再地发表研究报告与论说。但是经我略事研读之后,就发觉其中的蹊跷之处。日本在四、五世纪以前的历史,居然是完全无从得知叫人无法置信!
「大国主」的时代背景大约是中国的三国时代。这时候的中国早就已经有十分完整的史学系统,而日本则仍处于神话时代。安彦良和先生虽然不是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不过从各家记载、学说略一比较,就发现其中漏洞百出。
在「神武」的后记中,安彦良和引用已故的原田常治的说法:「古事记」有一半是捏造的,而日本书纪的不实成分更高达三分之二。原因可能是:「古事记」成书于前,捏造的「技术」不佳,前后矛盾的地方太多,而且文字写得不够漂亮,天皇看了以后不满意,就命令学者们重新编纂一部史书,就是「日本书纪」。「日本书纪」在文体上比「古事记」文雅漂亮,不过为了将神话跟历史整合起来,捏造的部分恐怕比「古事记」更多。安彦良和从这两本史书,配合同时代的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正式名称应为「三国志」中的「魏书」里面的「东夷传」底下的「倭人」条),加上日本历史学者们的研究著作,提出自己的一家之言。
当然,漫画作品的考据不需要像史学研究般严谨,可以加上作者的想象。不过话说回来,安彦对于当前日本历史研究的看法也并不太苟同,掺入了太多政治目的,下了许多一厢情愿的结论,或许这部漫画反而比学术圈认可的「正史」更加贴近真实的情况?对我们而言,到底结论是什么不太重要,而是我们在这两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各家说法并列,安彦先生的总结,更重要的是,漫画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