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密诏是怎么说的?说先帝刘备在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的话,“如果嗣子不才可代之”,其实是刘备在怀疑诸葛亮的忠心了。而剧中,刘禅不满诸葛亮的原因也很离谱,简直就是牵强附会,说是莫须有也不为过。第一、刘禅不愿意立张飞之女为后“亮竟擅立张飞之女为后,朕不得不从!”刘禅的意思是立张飞之女做皇后是诸葛亮的意思,刘禅是不愿意的,但因为诸葛亮是相父所以他才不得不屈从。
回复
评分
收藏
举报
刘禅的密诏是怎么说的?说先帝刘备在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的话,“如果嗣子不才可代之”,其实是刘备在怀疑诸葛亮的忠心了。而剧中,刘禅不满诸葛亮的原因也很离谱,简直就是牵强附会,说是莫须有也不为过。第一、刘禅不愿意立张飞之女为后“亮竟擅立张飞之女为后,朕不得不从!”刘禅的意思是立张飞之女做皇后是诸葛亮的意思,刘禅是不愿意的,但因为诸葛亮是相父所以他才不得不屈从。
大张皇后是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亲选的太子妃啊,她死后。延熙元年238年刘禅定的她妹妹小张为皇后而孔明在建兴12年234年就死了。
两个张皇后和孔明有半毛钱关系?纯瞎编啊!
刘禅不庸,坐稳皇位三十年没有被下毒,刺杀,保持蜀汉政权稳定,没有能力和水平是做不到。尤其是蜀汉的政治复杂程度比另外两个高,对比一下很明显。包括后来投降后的“此间乐,不思蜀”,太聪明了。衣带诏给李严除诸葛亮,纯属瞎编,任何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在当时环境都不可能的。
瞎鸡儿编!
刘禅的明智就在于,虽然诸葛亮在蜀国一手遮天,刘禅从来没有显示出对诸葛的猜忌。
肯定有无数刘禅的手下怂恿,皇帝你赶快把大权夺回来,但是刘禅都克制住了。
不然,双方火并起来,蜀国立马灭亡。
剧中这情节本来就蹊跷
衣带诏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不是刘禅亲手交给李严的
而是一个小黄门交到李严手中,刘禅甚至不见李严
所以极大可能是刘禅身边的太监伪造的
而这里可能也是伏笔,如果有下一部,这个太监多半是东吴或者魏国的间谍
李希西在#16的回复被屏蔽
本帖需登录才可回复,没有帐号欢迎立即注册